法律小课堂
    法律小课堂
       
      律师说法|@CHUers,坚决对网络“开盒”说不!!!
      2025-03-21 17:34     (点击:)

      事件回顾

      近日,百度副总裁谢广军13岁女儿因追星纠纷参与人肉开盒事件,引发公众对隐私保护、网络暴力的广泛讨论。百度安全负责人陈洋对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女儿开盒事件作出回应,对开盒数据是否来源百度成立内部调查组进行了严格的调查,声称其开盒数据不是从百度泄露的。同时谢广军公开致歉并否认数据源自百度内部。

      那么什么是开盒呢?开盒行为本质是非法人肉搜索,通过公开他人隐私煽动网络暴力。此次事件中,未成年人的参与更凸显问题的严重性——网络戾气已蔓延至青少年群体,甚至成为学生群体的常见报复行为

      开盒行为可能触犯的法律风险

      1.民事侵权:隐私权与名誉权的双重侵害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九百九十条,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、身体权、健康权、姓名权、名称权、肖像权、名誉权、荣誉权、隐私权等权利。隐私权是公民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      开盒行为直接侵犯他人隐私,导致受害者遭受精神损害,受害人可依法要求消除影响、恢复名誉、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,造成精神损害和经济损失的还可要求民事赔偿。

      2.行政处罚:轻则罚款,重则拘留

    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(2012修正)》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,散布他人隐私、侮辱诽谤、威胁恐吓等行为可处拘留或罚款。

      在此次事件中,若查实涉事者存在组织性骚扰或传播隐私行为,即使未成年,其监护人亦可能承担连带责任。

      3.刑事追责: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高压线

     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五十三条,非法获取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达到一定数量即构成犯罪,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。2023两高一部发布的网络暴力治理意见中,明确将进一步加大人肉开盒打击惩处力度。

      大学生如何避免成为施暴者或受害者

      1.增强法律意识,远离网络戾气

      不参与开盒与网暴:即使出于正义感,非法获取隐私仍是违法。

      保护自身信息:避免在社交平台过度暴露真实信息,谨慎授权APP权限。

      举报违法行为:遭遇隐私泄露时,及时保存证据,立即截图、录屏或通过区块链存证,保存侵权信息、记录传播范围。若信息涉及隐私,可要求平台提供侵权人身份信息,并向平台或网信部门举报。

      2.警惕饭圈文化中的法律风险

      粉丝群体中常见的挂人”“控评等行为可能触碰法律红线。理性追星,拒绝以维护偶像之名伤害他人。

      3.加强校园法治教育

      倡导校园法治教育,高校可通过案例分析、法律讲座等形式普及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》,帮助学生树立网络行为有边界的认知。

      尊重他人隐私,就是保护自己

      网络世界没有法外之地,每一次开盒都可能让施暴者成为下一个受害者。此次事件中,涉事女孩的个人信息反被曝光,正是回旋镖效应的体现。

      作为大学生,我们既是网络空间的参与者,也是法治社会的建设者。唯有敬畏法律、尊重他人,才能共同营造清朗的校园与网络环境。



      关闭窗口